
上合示范区再迎国家层面重磅政策支持。
11月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上线启用暨上合组织贸易数字化便利化专题交流活动举行。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以区域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及功能拓展为核心,支持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关境的信息共享交换与协同作业,逐步实现上合组织国家全区域贸易、物流等信息的可交换、可查询、可追溯,构建联通上合组织国家贸易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国家级数据共享交换枢纽和数据展示中心。
这个略显专业的官方介绍背后,是中国和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有了实质性进展。中国企业进入上合组织国家、上合组织国家企业进入中国所需的通关申报、跨境物流、特色金融、税务服务等都能通过这个平台一站式解决。
可以说,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的一小步,也是上合示范区建设的一大步。
一方面,这意味着,上合示范区在区域联动发展、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实践探索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为中国开放新格局构建打开了新思路。
另一方面,上合示范区通过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打造了更优的营商环境,将会吸引更多企业在上合示范区注册落地,真正成为国内企业走向上合组织国家的母港、上合组织国家企业进入中国的平台。
在国家战略中,上合示范区有一个明确定位: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说到底,上合示范区是一个开放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对内和黄河流域省市,对外和日韩、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等,实现人流、物流、技术流、资本流等更加便利的交流,打造区域联动发展新样板。
但获批3年来,上合示范区建设一直以来面临的问题是,中国企业要想进入上合组织国家,面临着全新国际规则、范例的打造,包括信息对称问题,都困扰着双方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便利化。
如何争取更多国家政策支持、整合更多资源、最大程度降低这种门槛,也就成了摆在上合示范区的重要课题。
此次上线的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是依托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赋能单一窗口,为中国、为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个平台的连通共享功能,企业用单一窗口完成进出口的货物申报、缴纳税款、海关放行等,一站式的作业模式,简化报关流程,提高了通关效率,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进出口成本。
其中,在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下设上合组织经贸服务专区,真正成为国家级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放到全国范围来看都是一大突破。
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由国家统一来规划和建设的,为进出口的跨境贸易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可以说是跨境领域信息化唯一的通道,通过为企业提供集约化、一站式的服务功能,大大节省了时间。比如,国际航行船舶进港数据在上下港之间复用共享,企业进港申报时间由原来的一个多小时缩减到5分钟以内。
目前为止只有三个专区,一个是今年9月份启动的西部陆海新新通道专区,一个是海南自贸港,另一个就是上合经贸综合服务专区。相当于,国家层面关于跨境贸易的很多政策都直接放到了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上,甚至包括很多专门定制的海关、税务等政策。
不难看出,上合示范区迈出这一大步,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等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
对于青岛乃至整个山东来说,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建设的重要价值还在于整体营商环境的提升。
这个平台不仅面向上合示范区注册企业,同样也服务全国企业、甚至全球和上合组织国家之间有经贸意向或者实际经贸活动的企业。
换句话说,如果这个平台的便利性得到了认可,将会吸引一大批企业在青岛注册落地。
上合示范区和青岛海关在建设过程中就专门考虑到,重点围绕匹配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创新优化通关管理的流程,完善海关监管作业的手段,提高通关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更好地营造口岸营商环境。
那么,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具体将会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带来哪些便利呢?
从目前来看,最直接的便利就是帮助企业节省了时间、降低了门槛、减轻了成本。
一家企业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贸易往来所需的海关申报、通关过程、数据发布、企业征信等,都可以在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上一站式解决。
而且,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还围绕压缩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等,推出了一些特色服务功能。
比如,针对企业比较关注、影响通关时效的查验内容,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推出“智能查验辅助系统”,把从查验的安排到查验的作业到查验结果的通知,全过程向企业提供,而且都是无纸化的。
通过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企业可以随时了解通关过程中各项业务的办理状态,对相关业务可预期,便于提前做安排。
当然,综服平台最大的特色还是针对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国家地方经贸合作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给出了解决方案。
平台上线了”优惠税率查询和原产地规则预判”“信用上合跨境征信”“四港联动多式联运”“中俄报关单一单两报”“上合·银关通”“上合·易融链”等特色功能,涵盖了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跨国别贸易信息共享、双多边通关互认、涉外法律咨询、金融供给便利等多方面。
有了如此便利化的平台,上合示范区将会吸引什么样的产业和生态布局呢?
这也是此前困扰很多人的疑问:
上合组织国家经济状况一般,和他们的贸易投资能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这种想法忽略了两个事实。
一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正在加速构建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尤其是在地缘战略层面,中亚和南亚等邻国对中国更加重要,这也是上合组织的重要价值。
二是上合组织国家自身的发展需求,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上合组织占据全球近一半的人口,但经济总量只占全球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上合组织在经济层面还有巨大的潜力。
根据统计,2001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为120亿美元,到2020年已经达到2450亿美元,20年增长了20倍。
2021年中国领导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宣布,力争未来五年内同本组织国家累计贸易额实现2.3万亿美元的目标。
从2450亿美元到2.3万亿美元,将近10倍的增长空间。
在当前经济压力下,这块大蛋糕将会显得格外耀眼。
对比未来2.3万亿美元的贸易额总盘子,上合示范区显然还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
更进一步来看,中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现实需要、国内消费市场的庞大需求,都与上合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在能源保障方面,上合示范区通过油气“交易”平台,正在打造国际油气、化工品等大宗商品国内外交易、口岸物流集散和产业政策高地。以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为例,目前已有8家企业进驻,下步将推动省内各类油气企业上线交易,力争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真正成为上合国家在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平台。
上合组织国家丰富的特色产品也正在加速进入中国。
今年进博会上,包括刚落地上合示范区不到5个月的上合坚果中心在内,上合组织专区还设置了多个展销区,集中展销印度香辛料、伊朗藏红花、阿塞拜疆石榴汁等百余种上合组织国家特色食品。
同时,中国企业也希望参与到上合组织国家从原材料加工到基础建设,再到产业体系构建的全过程发展中,而通过上合经贸服务平台,企业可以得到贸易、通关、物流、金融为一体的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的上线只是开始,其总体目标是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领域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成为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资讯服务中心和数据交互中心,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开放融通提供示范方案。
未来还将继续推出2.0版、3.0版,搭建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
尤其是在预计2024年上线的3.0版中,将会打造国与国之间多边或者双边的真正互联互通,包括数据的共享、贸易、金融、结算等方面都将纳入其中。
这实际上也跟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的供应链体系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方向一致。
站在全球视野和自身发展来看,中国的开放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如何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帮助其他国家实现更好发展;中国企业如何高效出海、在其他国家投资布局,需要更多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和探索落地。
上合示范区就是这种创新和探索的前沿阵地,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则是前沿阵地的冲锋平台。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将大数据中心作为了三大主体功能之一,未来逐步实现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单一窗口”进行互联互通,推动全区域贸易数据、金融信息的可交换、可查询、可追溯,构建联通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监管部门与贸易企业的国家级数据共享交换枢纽。
大数据中心的价值在于,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跟不同的上合组织国家打交道,企业的需求和问题也会更加多样化,针对这些问题,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可以再跟国家相关部门、上合组织国家对接,给出更高效、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承担着建立更加便利的贸易投资新规则、新标准的重任,也将为全球化提供新的思路借鉴。
中国服务贸易网站及版权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