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到欧洲,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稳中有降
最新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显示,今年2月以来,上海港美西航线和欧洲航线的集装箱运价稳中有降。运价企稳,离不开上海全方位“补链”。比如,去年11月上海航交所推出“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当时,正值国际海运供需失衡、几近“断链”,出口集装箱运价暴涨。上海航交所发布新指数,参考即期市场集装箱船出发后用于结算的运价,而不是订舱时的价格,就是希望向全行业提供能够客观反映市场实际的上海标准,避免货主为锁定舱位,恐慌性加价。当前海运业最大的挑战是船舶、集装箱周转率低。尽管目前全球集装箱船运力,以及集装箱保有量已创下历史新高,但由于欧美等地不断有从业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导致劳动力短缺,码头、仓库、堆场、拖车等各个环节操作效率显着降低。在一些欧美港口,船舶等待靠泊就需要一周多时间,码头上空箱堆存量也是正常水平的3倍左右。面对这些情况,上海港创新多项服务举措,7*24小时满负荷运转,加速集装箱流转。把自身的效率提升至极致的同时,上海港还出台费率优惠等措施,鼓励船公司尽可能多地调运空箱,为国内货主解决缺箱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