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离退休干部局

        首页>商务视界

        来源: 类型:

        我经历对外经济合作发展二三事

        广渠门党支部 崔明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建党百年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座彪炳千古的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载中国发展的责任担当,立志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伟业,朝着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大步迈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突飞猛进、捷报频传,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作为从事对外经济合作工作四十多年的一名老兵,我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事业的兴起和发展。1976年,我从天津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原外经部四局,主要负责对外援助项目实施和承建单位的管理工作。那时,由于国际局势变化和中国对外关系迅速发展,我国对外援助进入急剧增长时期,从1971年至1978年,共有66个国家接受中国提供的经济技术援助。1978年,我国对外援助的成套项目总数达到了2549个。我所在的部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加班加点、周末无休成为常态。

        70年代后期,有一些援外企业向外经部反映,在承建援外项目同时,时有一些受援国政府部门和企业发出邀请,要求中国企业帮助承建一些由其自筹资金的土木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数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利润空间比较大,而且大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建筑项目。这些中国企业大多长期从事援外项目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国外施工和提供技术服务的经验,与受援国政府部门和合作单位有着真诚友好的关系。这些企业小规模地承建了一些自筹资金项目,由于质量高、造价低、影响大,深受业主的好评,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在管理上,这类项目当时被称为“收费项目”,以区别于我国的对外援助项目。据公开史料记录,1978年以前,我国在亚洲和非洲的海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累计只有87万美元,其中亚洲2万美元,非洲85万美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创了我党历史新时期。全会决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对当代中国命运走向作出了一个关键抉择。1978年底,当时外经部和国家建委领导汪道涵和韩光同志联名上报中央,建议成立“中国建筑工程公司”,专门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中央很快就批复同意成立。1979年2月和4月,国务院先后批准组建成立中国公路桥梁工程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公司,连同外经部所属的中国成套设备出口公司,这四家公司成为我国最早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外经企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

        随着国际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这类“收费”项目开始逐渐增多。1979年,亚非地区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增加到4937万美元,其中亚洲4051万美元,非洲886万美元,到了1981年,亚非地区合同额就增长到4.76亿美元,其中亚洲4.56亿美元,非洲1980万美元。1982年4月,部委机构调整,经贸部成立并组建了国外经济合作局,我随即到合作局承包工程处工作,不久就参加筹备经贸部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对动员全国各部门、各省市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发展迅猛,从无到有,四十多年间增长了上千倍。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对外新签合同额255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559亿美元。同年,劳务合作、对外直接投资、工业园区和经贸合作区建设也取得了良好业绩。每每看到新发布的对外经济合作统计数据和公报,总有一种自豪和骄傲的感受,从我的内心深处油然而生。

        2002年,部党组任命我为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上任之初,部领导特别提出要做好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工作。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在中埃两国领导人共同关注下建立起来的,1998年签署意向合作书,起步区面积1.34平方公里,扩展区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为20平方公里。

        我2002年元旦上任,那时园区还在初期规划和开发阶段。大使馆正在为时任总理朱镕基同志2002年4月访问埃及做准备,刘晓明大使安排我参加这次高访接待任务,负责经贸协议文本的对外谈判和落实安排。朱总理对苏伊士经贸区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在访埃期间多次听取大使馆汇报,做出重要指示。2002年6月,埃及出台“经济区法”(83号法),并于同年9月颁布了“经济区法实施条例”,逐渐完善的法律环境加快了园区建设速度。

        园区建设是经商处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在任四年半,为调研工作和帮助企业与埃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先后去园区工地30多次,行程近9000公里,亲身经历了园区在荒漠戈壁中拔地而起,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的过程。规划中的园区坐落于人迹稀少的沙漠地带,汽车离开公路开往工地时,车轮会扬起滚滚的沙尘,像沙尘暴一样,停车以后步行走到现场,沙尘可以淹没到膝盖。来自天津泰达开发区的建设者们,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在很短的时间建成第一栋标准厂房和投资服务中心,为企业入驻开工做好了准备工作。

        出席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无纺布项目购地签字仪式

        2004年8月,天津白玫瑰制衣公司成为第一家入驻园区的企业。由于这个项目吸引了大批当地工人就业,而且有着现代化的通用型标准厂房和先进制衣设备,公司在园区开业的消息引起了当地社会的积极反响,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被称为两国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随后,中纺机无纺布项目和天津不锈钢项目等陆续入驻,园区的招商和管理工作逐步进入正轨,发展势头良好。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园区共吸引近百家企业入驻,实际投资额超12.5亿美元,累计销售额超25亿美元,缴纳税费近1.76亿美元,直接解决就业约4000人,产业带动就业人数3.6万余人,成为中非经贸合作成功的范例,是“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最亮眼的项目之一。

        考察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白玫瑰项目

        我在埃及任职期间,多次致函、约见埃及有关官员,向他们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建设成果以及中埃经贸投资合作情况,有理有据地进行解释说明,增信释疑,为推动埃及方面在中埃建交50周年的时机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做了很多工作,受到有关领导的表扬。同时,也与埃方政府部门的领导人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友谊。我离任时,埃及经济合作部长Fayza Aboulnaga特意赠送给我一只工艺精湛的埃及银盘,上面镌刻着“铭记崔明谟先生对埃及的友谊”。

        出席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无纺布项目奠基仪式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自己四十多年来在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工作历程,除了最早从事过援外项目管理外,我先后从事过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对外投资、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等管理工作,曾经到过许多国家和地区考察或长期工作,亲身经历了我国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我特别深刻地体会到了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发展所具有的深远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关键时刻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奋发图强、砥砺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转变,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道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在总量上稳居世界第二,经贸总量和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全面小康。这些变革与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伟大成果!我坚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必将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查看更多意见

        单位名称
        姓名
        手机号码
        意见分类

        发表意见建议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