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

        首页>地方动态

        来源: 类型:

        2006年江苏省技术引进情况分析

         

        2006年,江苏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各项鼓励措施,全省技术引进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据统计,2006年,江苏省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项目数843份,合同总金额达16.62亿美元,合同总金额同比增长近两倍。

        一、2006年江苏省技术引进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2006年江苏省共登记技术进口合同843份,同比增长64.11%;合同总金额16.62亿美元,同比增长179.66%。其中技术费15.28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91.95%,设备费13.38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7.04%

        1.技术引进方式以专有技术的许可或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为主,合同金额分别为11.62亿美元、3.13亿美元,占比分别为69.91%18.83%;专利技术的许可或转让和计算机软件进口分别为9828万美元、2801万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5.91%1.69%。(见表一)

        表一:2005年江苏省技术引进按技术引进方式统计表

                                                           单位:万美元

         

        数 量

        金 额

        技术费

        金额占比

        %

        金额同比

        %

        合计

        843

        166205

        152830

        100.00

        179.66

        专利技术的许可或转让

        48

        9828

        9828

        5.91

        21.76

        专有技术的许可或转让

        391

        116189

        115805

        69.91

        300.66

        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282

        31301

        18594.88

        18.83

        158.92

        计算机软件的进口

        61

        2801

        2678

        1.69

        -61.43

        AB内容相关联的商标许可

        18

        1985

        1985

        1.19

        74.77

        合资生产、合作生产

        24

        2560

        2560

        1.54

        392.34

        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等

        12

        962

        962

        0.58

        25.91

        其他

        12

        962

        962

        0.58

        25.91

         

        2. 从合同金额上看,技术引进集中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占合同总金额的53.45%8.86%7.17%。(见表二)

        3、从合同数量上看,技术引进主要集中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及其他制造业,其合同数量占全部合同数量的比例分别为25.86%19.57%14.35%。(见表二)

        表三:2006年江苏省技术引进前10位的行业统计表

                                                                  单位:万美元

        序号

        行业

        数量

        金额

        技术费

        金额占比

        %

        金额同比

        %

         

        合计

        843

        166205

        152830

        100.00

        179.66

        1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218

        88835

        88649

        53.45

        354.82

        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65

        14718

        1889

        8.86

        108.23

        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7

        11920

        11805

        7.17

        116.41

        4

        其他制造业

        121

        14080

        13952

        5.48

        162.22

        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74

        7643

        7630

        4.6

        166.69

        6

        普通机械制造业

        33

        6289

        6289

        3.78

        28.07

        7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1

        5827

        5827

        3.51

        32.3

        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15

        3833

        3833

        2.21

        161.46

        9

        塑料制品业

        20

        2138

        2138

        1.29

        70.49

        10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

        14

        929

        929

        0.56

        26.38

         

        二、江苏省技术引进的特点

        1、技术引进的水平和能力有很大进步。表现在引进项目已从早期的单一生产技术的引进转向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传统的以成套设备为主的技术引进形式被专有技术许可或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技术引进方式取代,并已占据主导地位,为88.74%,而成套设备等硬件引进所占比重不到1%

        2、内资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引进,技术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在全国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号召下,本土企业内部开始重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以及引进后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企业规划发展战略之一,也是企业进行科研开发、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首选方式。如南钢集团,近年累计技术引进项目合同金额达3000万美元,仅2006年引进了不止10个有关炼钢、各类型钢产品生产技术和管理软件,合同金额达3000万美元,出口成倍增长,并承接了国家重点输油管道生产项目,企业在国内国际同行业中竞争实力增强。

        3、引进技术的来源呈多元化,欧美发达国家渐由直接投资转为投资和技术参股方式并重。技术引进主要来源地包括日本、韩国、德国、美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欧美等国已逐步由只通过出口产品或设备方式的直接投资转为投资和技术入股或合作方式并重。

        4、从技术引进的主体上看,技术引进合同无论从金额还是数量上看,外商投资企业仍占主导地位,占比分别达到94.41%82.92%

        查看更多意见

        单位名称
        姓名
        手机号码
        意见分类

        发表意见建议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