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工作动态

        在传承中发展老字号 (经济日报,2008年11月17日,第7版)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1/02/21



        作为拥有110多年历史的老品牌,潘高寿近年来焕发出活力,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如何激活老品牌?如何让老字号在传承中发展?记者采访了潘高寿药业总经理魏大华。

        记者:一些老字号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步履维艰,面临困境,潘高寿药业从2003年面临亏损的边缘到如今的销量逐年攀升,您认为直接原因是什么?

        魏大华:变坐商为行商,变等客上门为主动出击,是企业取得快速发展的直接因素。一些老字号不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品牌意识薄弱。一是品牌意识不够,总觉得自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儿不愁嫁”,但是传统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环境了;二是很少主动出击宣传自己,总觉得那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不去主动宣传,怎么能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为此,从2005年开始,潘高寿在品牌建设上投入上亿元,同时建立了700多人的营销队伍,通过做强品牌带动销售增长,实现了销售额年增30%以上。

        记者:作为110多年的老字号,自去年“潘高寿凉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今年“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种背景下,潘高寿如何维护和提升品牌的价值?

        魏大华:两个项目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潘高寿的荣誉,也给我们带来了保护和发展的压力。潘高寿为什么能够经历110多年风雨而不倒?我想信誉和产品品质是立业之本,也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地方。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三项工作:首先,抓观念。重视员工质量观念教育、严格制度化管理;第二,抓创新。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用现代化手段提升产品质量。第三,抓药源。如建立川贝母GAP生产基地,通过技术攻关,在青藏高原设基地进行人工药材种植,提升原材料品质。我们将通过不懈的努力,秉承潘高寿100多年来“良药济世”的理念,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回馈消费者。

        记者:如何让老字号保持持久活力?

        魏大华: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老字号产品也一样。为什么今天有些老字号企业名声虽响,东西却鲜有问津?产品因循守旧是重要的一方面。一个产品吃几十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要赢得消费者的长久喜欢,产品就得求新求变。

        在止咳药方面,潘高寿除了把原有的蛇胆川贝枇杷膏、蛇胆川贝液、蜜炼川贝枇杷膏、治咳川贝枇杷露四大产品做好外,我们还积极细分市场,推出创新产品,开发了适合儿童的“小儿止咳糖浆”。我们还将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希望我们的产品可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适应消费者需求。

        在保健食品领域,我们相继推出了潘高寿润喉糖、潘高寿凉茶、潘高寿龟苓膏等以清凉滋润为主打的特色产品,不断扩大产品品类,同时通过这些产品向年轻消费者传递老字号品牌,使得潘高寿的品牌形象更加丰满,在新的消费群体中积淀品牌印象。文/本报记者 梁睿